开放固原

发表日期:2017-09-12来源:  编辑:

  勇于改革创新,开放固原迈出新步伐

  一是思想解放深化。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组织干部走出去学经验、找差距,邀请专家学者来固把脉问诊,公职人员依法行政、谋事成事、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能力逐步提高。 

  二是发展活力增强。精简归并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31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330项,减幅分别为61.3%89%。在全区率先实行企业注册“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食品药品许可“六证合一”、房产交易“两证一税”联办服务。新增市场主体1.7万户,年均增长10.3%。组建了九龙、交通、旅游、农投4家集团公司。 

  三是开放通道打开。彭青、东毛、固西、李庄至泾河源高速和西毛一级公路等建成通车。西吉至会宁、泾源至华亭高速、彭阳至镇原二级公路即将开工建设。新增了到重庆、上海、天津航线。启动“智慧固原”“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扶贫云”“旅游云”“政务云”落地运行。 

  四是合作领域拓展。加强与阿拉伯国家、港澳台、沿海发达省区的交流合作。全面加强与陕甘宁蒙青毗邻地区联系。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宁夏六盘山冷凉蔬菜节、第十届牛业发展大会等重大节会,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628.5亿元,年均增长26% 

  融入“一带一路”    建设“开放固原”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是顺应国际国内新形势,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决策。固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要牢牢抓住这一难逢的机遇,打好“开放牌”,走好“开放路”,让丝路驿站在新时期焕发新活力。 

  “一带一路”东连活跃的亚太经济圈,西接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拥有巨大的资源和市场。为抢占先机,搭上国家战略的“顺风车”,固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固原是中原文化、草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汇地,曾经画角连营、百官云集、农商发达,许多重大事件彪炳史册,许多历史人物辉煌千古,历史文人墨客讴歌固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说“一带一路”给固原带来了历史机遇、文化机遇、环境机遇。 

  一、以商引商:牵线搭桥共促固原社会经济发展 

  固原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理和历史优势,但相对缺乏经济优势,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需有产业作支撑,需与产业发展较强省市合作,才能发挥较大效用。近年来,固原市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工业并重,一方面引进“农”字号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引进劳动密集型“无烟工厂”,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地方经济跨越发展,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如原州区有多家龙头企业种植马铃薯,山东邦德电动车公司、中石油宁夏分公司固原塑料制品厂、西北农资城等“无烟工厂”;如隆德县引进上市公司广州香雪集团,投资建设的中药资源开发项目,引进大连佐源集团,投资建设的菊粉和沙棘深加工项目;如由宁夏闽宁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投建的宁夏(西吉)闽宁产业园项目等。 

  通过招商引资,这些入驻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在“引进来”的同时,我们还要“走出去”,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参观考察,了解企业文化,确立企业发展目标,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二、大手笔开发旅游产业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旅游业的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的加大,国家从财政、资金投入等方面,逐步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在六盘山地区建立了“旅游扶贫实验区”,财政部建立了“六盘山扶贫实验点”。这一切都在不断地促进和改变着固原旅游业的发展壮大。 

   但笔者认为固原的旅游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固原旅游业发展速度缓慢,在全区仍处在比较落后的地位;二是旅游经济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全国其它省市分别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龙头产业、先导产业、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时,固原的产业地位一直没有明确界定,未能引起高度重视;三是对旅游业的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单一。近几年随着固原市委、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加大了投资力度,但固原旅游业开发起步较晚,旅游景区(点)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滞后,要大量的旅游前期投入,要拿出较多的资金用于资源开发,增加景区内的基础设施,由于固原地处南部山区,经济落后,基础和投资环境较差,影响招商引资等多渠道融资的实现,旅游业缺乏自我滚动发展的后劲,其社会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很低。特别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局面尚未展开,招商引资、多渠道融资不畅。四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缺乏较强的品牌经营意识。旅游产品多数处于原始、半原始状态,管理粗放,设施简陋,功能不全。在品牌的经营上缺乏精心打造名牌产品的经营理念。 

    对此,笔者对固原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把旅游业作为我市第三大优势特色产业来培育。要进一步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资源、大开发”的全新观念。强化旅游业的产业定位,加大旅游业的投资力度,强化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旅游营销和宣传,大力整治旅游环境,大幅度实施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全社会办旅游,促使固原旅游业向前发展。二是在固原的特色旅游战略中,要大力培育特色旅游资源,就是固原的红色旅游资源。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单家集革命遗址、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等。固原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区来说都是比较丰富的,下一步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应是多方筹资,加强景区设施建设,提升红色旅游区的整体品位,促进固原特色旅游业向前发展。 

  三、打好农村基础教育这张牌 

  近年来,宁南山区农村教育不论从办学思想 、办学规模 、办学方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等方面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一是山区教师流失严重。乡镇的向县城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流动,造成被引进单位相应学科建设的停顿和瘫痪,使学校正常的教学无法进行。二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滞后,缺乏具有教育技术学专业背景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教师。三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课改培训举步维艰。培训时间过短,难以保证培训的质量;培训内容单一,难以激发教师学习的信心;培训流于形式,教师忙于赶场。五是基础教育评价问题。忽视教育评价的过程性,不注重对教师“育人功能”的评价,只注重智育上成绩的评价。正是由于教育评价的简单化,导致有些地方、有些学校考风不正,成绩虚假。而考风学风教风不正的主要原因还在于部分教师或领导的信念和育人原则的缺失。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一是要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要通过提升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岗位培训、业务技能培训、校本课程培训、学历达标培训等措施,实现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技术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有效整合。对反映出现行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上冗员不能裁,缺员不能补;能者不能进,庸者不能汰;横向流不动,逆向堵不住;养闲养庸养懒等弊端要及早研究与决策。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的优胜劣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有利于队伍结构的优化,提高社会调剂平衡能力;有利于规避教师富裕短缺矛盾,提高办学效益。二是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要建立四种基本的研究意识:即教研一体化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名师意识。三是通过城乡联动协作机制开展“智力扶贫”。利用区域名优教师宝贵的资源优势,为农村教师“输血”,改善“造血”功能。四是完善激励机制,为农村教师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1〉要统一调度、合理安排资金,并出台适度向农村教育倾斜的政策,建立农村教师专项补助津贴,较大幅度地提高农村教师待遇。〈2〉新教师分配名额要向农村地区予以倾斜,及时调配优秀毕业生,输送新鲜血液,提高“造血功能”。五是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的模式应多元化,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同时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评价,为教与学提供有用的反馈信息。建立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